我院举行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
更新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学院于3月23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举行2023年“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本次公开课由2022年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理工组)二等奖获得者柴桦老师及(外语类)三等奖获得者刘胡英老师主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现场观摩。公开课由副院长马宗艳主持。

“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是践行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也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课程育人层面上的生动展示。本次示范公开课受到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学院副院长马宗艳表示,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学院将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专业教学与思政理论教学同向同行,传递家国情怀,提升教学育人质量,为社会培养杰出英才。

柴桦老师公开课内容为《信道复用技术》,课程设计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情景游戏为依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发现问题-探索执行-优化方案-迭代创新”的工程设计流程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工程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信道复用技术的演化历程,让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用北斗精神激发学生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的奋斗精神。

刘胡英老师分享了参加省级外语类课程思政比赛的备赛和参赛经历。公开课现场,刘老师不仅还原了当时比赛的情况,还对参赛过程进行了分析与反思,并对外语课如何在注重语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长效开展思政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对未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规划。

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彭爱和及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廖宁对本次“课程思政”示范公开课进行点评。彭院长提到,教师应对教学内容仔细阅读和深入研究,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和人文精神,教学设计做到基于教学内容、高于教学内容并引入思政内容;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廖宁提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必备内容。如何让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成为真正意义上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教育过程,是每位教师都需认真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供稿:教务处 程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