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中南林涉外er不做网络“祖安人”
更新日期:2020-03-13 浏览次数:
如今互联网与大家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大学生更是成为了互联网的主力军。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均简称《规定》)正式开始实施,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规定,制定本规定。
根据《规定》第四条,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规定》第二十一条,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规定》第四十条明确,违反本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在网络上网民个人无法决定别人的想法,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行。比如,最近微博上有很热门的一些话题,在面对这些话题的时候应该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不能只是一味跟风。而且在发言的时候应当文明用语,争取不做网络上的“祖安人”。
加强网络净化,弘扬网络正能量,培育向上向善网络文化,不仅是《规定》实施的目的,也是维护广大网民切身利益的需要。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发言,弘扬正义,共建良好的网络生态。
在此中南林涉外全体师生承诺:
1、不通过发布、删除信息以及其他干预信息呈现的手段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谋取非法利益。
2、不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从事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
3、不通过人工方式或者技术手段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等行为,破坏网络生态秩序。




建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做到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