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新尝试,企业工程师进校园
更新日期:2018-03-29 浏览次数:
“企业来的老师,虽然教学的条理和知识点的讲解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娴熟项目开发技能,还有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本学期信息与工程系聘请了一线企业工程师赵文才为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专业学生教授专业实践课程。
3月29日,信息与工程系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全体专业课教师走进赵文才工程师的课堂观摩学习。听完课后,全体专业课老师集中进行了关于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的讨论研究。

教务部主任余波作为一名软件工程专业教师,他提出教育改革应将思想和行动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知识、培养习惯,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教育工作,才有可能培养和创造出人才。
信息与工程系副主任彭相华认为,教学机制的创新建设对突破当前制约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狠抓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合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一直都是信息与工程系的工作重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彭琛老师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引进更多优秀的企业人才到信息与工程系进行讲座和教学。
软件工程专业教研室负责人廖宁老师表示,今天在赵老师的课堂上看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从未有过的师生互动,使课堂真正活跃起来。今后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可以将此作为宝贵的教学经验,融合到课堂上,丰富教育教学。

其他的专业老师们表示教育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同时增强师生互动,达到教与学相长。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形势明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类型,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的特色,促进专项人才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工程系引进企业优秀工程师来学院讲课,除了让学生感受软件产业一线工程师的思想和编程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专业老师学习了宝贵的经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形成共识。

其他的专业老师们表示教育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本,同时增强师生互动,达到教与学相长。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形势明确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类型,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的特色,促进专项人才的进一步提升。
信息工程系引进企业优秀工程师来学院讲课,除了让学生感受软件产业一线工程师的思想和编程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专业老师学习了宝贵的经验,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凝聚智慧、形成共识。

供稿:信息与工程系 廖宁


